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排毒器官主要有两个:肾脏和肠道。 肾脏通过过滤血液形成尿液来排毒,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毒方式,其次就是肠道通过排便来排毒。 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肾脏的排毒能力越来越差,体内的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毒素在体内蓄积,人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如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头晕、抽筋等。 肾脏本身的排毒能力下降,最重要的排毒途径受阻,然而作为排毒的第二大途径也因为体内毒素的升高而受到影响。这是十分令人头疼的地方。 肠道排毒长期扮演着为肾脏分担压力的角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肾功能下降时,肠道将代偿性降解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2.胃肠道可清除掉体内30%-40%的尿酸。 3.饮食中的磷70-80%通过肾脏排泄,而剩余的20-30%则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4.肠道可排泄10%的钾,肾功能下降时,排钾量会增加3-4倍。当肾衰患者发生高钾血症时,就是通过口服降钾树脂来增加肠道排钾的。 所以当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少时,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损伤。 曾有一项纳入了300多万人的大样本研究发现:便秘可以导致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加快,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除便秘之外,肠道的另一个改变也对肾功能产生着不良影响。 成人的肠道长约7-10米,上面遍布着成千上万亿的肠道菌群,起着吸收营养,增强免疫,对抗致病菌的作用。 当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毒素升高后,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紊乱的肠道菌群可导致肠道微炎症的出现,进一步加重蛋白尿和肾功能的恶化。 综上所述,肠道不只是排便那么简单,同时承担着分担肾脏工作量的任务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那么如何解决慢性肾脏病导致的排便困难及便秘呢? 1.使用肠道排毒药 肾衰宁、尿毒清、大黄和药用炭片配合着用,每天保持2-3次稀软便。 2.使用益生菌 常用的益生菌有:含双歧杆菌的金双歧,含枯草杆菌的美常安,还有整肠生、乳酶生等。也可以每天喝1瓶(200ml)益生菌酸奶。 3.调整饮食 适当多食用高纤维蔬菜水果:如秋葵、西芹、油菜、白菜、菜花、苹果、梨、草莓、桑葚、猕猴桃,如果没有水肿,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4.适当增加运动量 无水肿和心衰表现的患者,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多项研究证明,每天走步超过4000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良好的肠道功能和肠道环境有助于肾功能的稳定,所以肾友一定要保护好肠道。 |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