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尿蛋白从肾脏漏出,会持续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细胞外基质,发生纤维化、硬化,最终进展至肾衰竭、尿毒症。所以有多种治疗蛋白尿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比如激素、免疫抑制剂、RAS阻滞剂、中药,以及部分中成药和起支持治疗的抗凝药、利尿药等等。 但是有时候,用了药之后尿蛋白仍然岿然不动,或是只有小幅下降,达不到理想效果,这是为什么? 每位尿蛋白降不下去的患者,都有各自的原因,因为尿蛋白的敌人有很多。其中,有3个危害显著的大BOSS,是可以除掉且必须除掉的。 1.超标的血压 大部分的高血压只是个纸老虎,很容易被降压药压下去。 但是,降压达标率仍然很低。一是因为降压药没有糖果那么好吃,医生开药后的一段时间还能记着吃,吃着吃着就忘了;很多人也不知道高血压有这么大危害(或是知道了也不在乎),吃一段时间就停了,吃完一盒也不再去买。如此以来,这个纸老虎就变成了真的杀人老虎。 肾脏是个毛细血管团。血压一高,这个血管团就会被压力压坏,漏出尿蛋白;还有可能在高压下崩溃,发生急性肾衰竭和其它并发症——在医疗落后的地区,救治不当时有发生,因此而失去生命的患者不在少数。对于尿毒症患者,血压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5年和10年存活率。 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远比患者们想象的更大,没有一个医生会容忍高血压的存在。肾内科医生在遇到某些迫不得已的特殊情况时,尿蛋白可以高,但血压必须降。 2.超标的食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是6g,也就是一啤酒瓶盖的盐。而我国的大部分人,每天吃的盐是标准量的2倍左右;北方人吃得更咸,接近3倍。 食盐是氯化钠,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升高血压。每天吃三四克钠没什么,但是吃十来克就会让血压明显升高。钠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它予取予求,总是需要很多的水陪着,结果就是出现水肿。高血压和水肿一番折腾,尿蛋白就上去下不来了。 建议普通的肾病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4-6g,高血压、水肿的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3-4g。不要吃榨菜、辣条、腌制品及烟熏肉等,能长时间存放的食物,几乎都是高盐的。 3.超标的体重 人类在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中,第一次遇到这种神奇的情况:热量竟然这么便宜。 人体曾经长期处于食物匮乏的状态,慢慢地演化出了对糖分和对脂质的极度渴求和强大的贮存能力。穷怕了,真的。很像现在的部分亿万富翁,小时候经历过饥饿的年代,于是现在,把自己居住的豪华别墅开辟一整层的空间,专门用来存储粮食。 如今的人体,不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糖和脂,还像以前一样不遗余力地储存起来,并且不会轻易地放弃它们。结果,越来越胖的身体,迫使肾脏超负荷工作,成为了尿蛋白的一个敌人。 对体重超重的肾友而言,减肥有时能起到比药物还好的降尿蛋白效果。 肾友们加油吧,这3个敌人的消失之日,可能就是降尿蛋白的胜利之时。 |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