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反复强调过程管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的保障,是责任医师和护士将透析专业评估贯穿全程,这包括责任医师在接诊时询问病史、分析干体重、必要的体格检查、使用抗凝剂的必要询问、综合季度和近期化验检查结果、血管通路的情况等,护士则往往需要重复以上内容完成护理评估。 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特有的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过程比较集中,中老年人居多等特点,这就需要血透护士做好透析过程评估,严格从透析前-中-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专业评估,及早了解患者病情加强透析过程管理,保证透析护理安全。护理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关键一步,做好患者透析前评估是保证透析安全关键中的关键。 -保证抗凝剂用药前评估。 严格抗凝剂使用禁忌,合理使用抗凝剂用量,有效避免引起出血现象或出血倾向,避免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管路凝血造成失血,加重贫血。在开始透析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出血史及出血倾向的询问,要向患者明确宣教抗凝素的使用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患者需要每次配合和主动告知身体特殊情况,保证透析安全进行。血透护士上机前必要的过程就是有无出血异常的问诊,同时核对医嘱相关信息,危重症患者则需要进行体格和皮肤检查,遵医嘱进行上机治疗。 教训:老年患者,上机前询问出血史回答无,医生正参与晨交班未下处方医嘱,护士自行采取减量肝素上机,后被告知患者大便潜血阳性。 -保证病情允许上机。 对于患者进行相关评估,最关键的一步是,患者的病情是否允许上机,上机后安全性多大,这就需要医生更专业的评估,部分心功能异常严重的患者,对于普通透析是不行的,他们只能缓慢连续的血液净化而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保证透析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和安全。不能给危重症患者盲目上机,患者安全至上,是护理人员对执业安全和生命的敬畏心。 教训:老年患者,病情重,带管多,临时加透,护士未来得及调整合理床位,被安排既定空床位上机,上机后突发病情加重需要抢救,该床位位置狭窄抢救施展困难。 -连接病人前评估。 这是上机前最后一道安全关卡,是不可跳过的步骤,这里需要我们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对,要求至少两种识别方式,核对医嘱信息,依从性高的清晰患者可以与患者复述核对治疗参数,外循环管路安全检查,所有衔接紧密,穿刺针固定妥当,导管处无渗血渗液和感染情况等。 教训:上机前未检查血液透析管路安全,未检查机器参数设置正确,直接引血上机,完成后调高血流量检查了穿刺固定情况后去进行下一位病人操作,半小时后发现机器报警,地上已然一大滩水,旁路未上紧。这里还有参数未设的,肝素维持卡子未开的,侧支小管夹子未夹漏血的,内瘘穿刺固定随意内瘘针移位或脱出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不紧密漏血的。 综上,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需要关注,一般情况需要关注水钠潴留情况,与患者沟通是否清晰应对,身体是否有淤血瘀斑和出血情况,神志情况,自我约束和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出血现象及倾向,上次透析后身体感受,本次透析的主要不适问题等。在与患者的交谈中,要有目的询问而不是漫天聊家常,也要提醒患者进行对应的准确回答,这都是保证患者每次透析安全的问题。 ☉延伸阅读: |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