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生活圈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透析护理安全,做好患者透析中巡视。

2022-10-6 21:01| 发布者: 晴天| 查看: 10137| 评论: 0

摘要: -导 读- 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特有的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过程比较集中,中老年人居多等特点,这就需要血透护士做好透析过程评估,严格从透析前-中-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专业评估,及早了解患者病情加强透析过程 ...

透析护理安全,做好患者透析中巡视。 145900i3a3m6p3i0rigimv.jpeg

-导 读-

       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特有的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过程比较集中,中老年人居多等特点,这就需要血透护士做好透析过程评估,严格从透析前-中-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专业评估,及早了解患者病情加强透析过程管理,保证透析护理安全。继上篇《透析护理安全,做好患者透析前评估(点击可阅读),本期继续探讨透析护理安全管理,如何做好患者透析中的治疗安全,如何落实有效的巡视。

1、严格落实上机后核对

       明确查对制度作为护士执业核心制度,是护理操作中安全护理的关键。在单人上机操作时,完成穿刺后连接管路引血前、连接管路引血时核对,引血完成后即刻进行自我查对。

       上机引血速度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我们现在的操作指南推荐引血速度100ml/min,这样的引血速度对于大多数透析患者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部分老年或糖尿病及心功能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血容量下降而血压降低,心肌缺血疼痛,脉搏增快心律失常,急性呼吸困难(憋气、胸闷)等表现,因此上机引血过程也值得关注。

       巡回护士或质控护士15-30分钟完成二人查对,这是上机后查对的一道保险,但不是最后保险:二人查对是避免单人操作时出现“自己检查不出自己的细节错误”,以便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在上机前30~60分钟出现患者参数错误设置、肝素卡子未夹闭、灌流维持肝素泵未启动等错误,以及外循环通路安全等。

       最后,操作完成后,短时内完成二人查对,首次测量生命体征的时候进行外循环管路安全检查和参数设置核对等自我查对,这是在没有透析上机安全质控人员督查的情况下,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也是保证错误不会“扩大化”、“时间延续化”等发展。

2、严格落实治疗中巡视 

       在4小时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每30~60分钟、危重症患者15-30分钟巡视1次,根据病情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在此过程再次核对治疗参数、通路安全、询问病情等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安全环节。

       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穿刺部位或中心静脉导管部位置于“安全暴露”,方便第一时间最直观的进行观察,检查穿刺处、导管处有无渗血血肿情况。嘱咐患者进行安全暴露,不要用被子掩盖穿刺部位,被子不应遮盖头面部,体外循环管道固定位置要合适,避免牵拉脱出情况,对于自我约束配合不到位的内瘘患者应当进行必要的穿刺侧肢体约束等。

       巡视过程中需要观察透析器、透析血管通路内血液的颜色变化,这尤其是在进行无肝素(肝素预冲)透析治疗中途,严密观察有无凝血征象。同时,关注透析机器的运转情况,外循环是否存在引血不畅的情况,超滤是否正确,以及观察跨膜压、静脉压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识别判断,坚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避免不良后果”的原则。

       透析中进食安全也是责任护士需要把控的关键,国内绝大部分透析中心均是床位卧位非座椅坐位透析,无论内瘘患者还是导管患者侧卧进食或坐起进食均不方便并影响透析管路安全,对于配合程度低的患者透析中进食尤其注意关注,切勿进食硬食粗粮,非必要的情况需要控制透析中进食,避免造成吞咽困难窒息等。同时,对于部位频发透析低血压的患者,透析中进食直接影响血压的变化,需要更加关注。

3、透析中血压水平监测 

       有统计分析称近两成患者由于血容量的降低而发生低血压导致水分无法脱出或透析不充分,主要原因是超滤的超滤率和血浆的再充盈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影响血浆的再充盈而发使其发生缓慢的因素可能为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时在超滤设置并不高的情况下,这些患者也常常发生低血压。对于这部分患者频发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情况,医生需要设立超滤曲线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减轻透析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

       透析全程4个小时,透析低血压发生在透析开始之初往往与心功能差或以往合并心血管疾病有关,经过透析2小时后患者出现低血压往往与超滤量多、电解质改变、透析中进食等有关,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低血压后,应及时告知医生,正确分析原因,针对性及时干预避免病情进步加重。这需要为患者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在透析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超滤量和超滤模式设置,超滤不足不加重患者心衰、肺水肿、高血压等,超滤过度则会引起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病情变化。

       透析相关高血压一般发生在治疗开始2小时后,经过超滤脱出大量身体内潴留的水分,血压并没有下降趋势反而呈现逐渐升高的情况,此时应当缩短测量血压的频次,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对于高容量符合的患者,高血压也是高额水钠潴留的重要变现,则需要视超滤情况和血压相关性,避免使用降压药造成血压骤减引起身体不耐受的情况,可以在治疗结束前再行观察,这样的情况尤其多发生在每周首次透析超滤量3000~4000ml的患者。

       强调透析中进食与低血压的相关性《透析专科护理|识别透析低血压症状》《透析并发症,怎么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建议频发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前进食,以免治疗过程进食加重血压下降的情况。关注透析中血压变化,是及时识别血压相关病情变化的重要环节

4、透析中心率、呼吸、神志及病情变化

       透析治疗中要关注患者心率、呼吸、神志的变化,常规每1小时巡视。

       对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心功能差、心律失常、心率异常的患者需要上机进行全程心电监护,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可发生在透析过程任何时间段,应重视心率突然变化或透析2小时后的心电图改变,这都是大多老年透析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在透析治疗开始时心功能代偿引起心率异常,心动过速等,尤其关注透析治疗开始2小时后的病情变化。

       对于既往透析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上机进行全程的低流量氧气吸入,以缓解透析时的憋气、胸闷、头痛的症状,顽固性头痛患者则需要排除高容量负荷的高血压,确定透析相关性,短时间内先降低血流量,降低透析液流量等,在线HDF治疗可暂停置换液泵入,必要时可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的病情变化对比,找到合适的个性化透析处方。另外,呼吸与神志多在危重症透析患者治疗时发生病情变化时,如患者出现脑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才可见明显变化。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透护士应有重视患者病情突发变化的警惕性,对危重症患者和既往特殊病情频发的患者更需要严密观察,充分展示危重症护理的洞察力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专科基础能够对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头痛胸痛、发热寒战等常见并发症进行识别判断,对透析相关急性并发症的应急预案了然于心,保证患者透析护理安全。

       对于高热患者,发热原因不明的情况,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并报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检查带管患者置管处是否有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操作时务必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严格落实手卫生时机,下机时避免使用空气回血,必要时进行血培养采集,以明确感染原因进行治疗,注意使用物品时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共用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5、血液透析设备护理安全

       透析治疗离不开忠实伙伴血液透析机器,我们需要透析机器处于完好的功能状态,从开机到自检到配液成功没有问题,方可进行建立体外循环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治疗中对透析设备进行安全巡视观察和处理,是血透护士必须做的。

       透析设备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对透析设备的操作作为关键的透析技术,与患者的治疗存在相辅相成的交叉关系。治疗中,操作不当不发生溶血、漏血、凝血、空气栓塞、血源性污染等,其发生的原因与操作者的人为因素有关,和病人的治疗参数有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相关因素,防患于未然。

       而透析设备的报警,作为透析治疗中最重要的安全警示,我们需要充分学习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滤器前压等压力检测意义,及报警处理流程,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消音”处理。而其他诸如空气报警、漏血报警、浓度报警等则需要我们找到相关原因进行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治疗。还有技术错误作为透析设备的重要的故障,当我们不能明确原因解决的时候,务必求助于工程师解决了问题保证透析机安全,方可对病人进行治疗。

       透析机报警作为透析治疗的一道重要屏障,血透工作人员不能把机器当做“傻瓜”对待,我们在巡视中要重视体外循环的安全,检查肝素卡子的夹闭情况,透析管路侧支夹闭情况,动静脉壶液面情况,压力检测器探头连接紧密情况,透析管路与患者血管通路连接情况,透析管路与透析器连接情况等,不要完全依赖于等机器报警了才去寻找原因,避免长时肝素管漏血、静脉针移位、旁路漏水了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