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生活圈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发病率前三位的原发性肾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有多高?

2022-10-6 20:18| 发布者: 晴天| 查看: 10399| 评论: 0

摘要: 慢性肾脏病的结局一定是尿毒症吗?这是肾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人们惧怕肾病,就是因为肾病的难治性,担心未来的某一天会发展至尿毒症。 目前我国的肾病发病率约为10.8%,也就是大概有1.3亿左右慢性肾病患 ...

    慢性肾脏病的结局一定是尿毒症吗?这是肾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人们惧怕肾病,就是因为肾病的难治性,担心未来的某一天会发展至尿毒症。

发病率前三位的原发性肾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有多高? 034255f331fzfmcz88hwpg.jpg

    目前我国的肾病发病率约为10.8%,也就是大概有1.3亿左右慢性肾病患者,其中有大约2%的人为尿毒症患者,比例是相当小的,剩余的大部分患者都处于潜伏期与早期。

    慢性肾脏病是否会发展至尿毒症,和很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理。你可能会看到,有的患者复发多次,但最终还是只有尿蛋白和血尿的变化,血肌酐一直都正常;有的患者病情始终不能缓解,病情一直按照肾炎→肾衰→尿毒症的顺序发展。

    今天就跟大家讲解一些最常见的三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预后,得尿毒症的风险到底有多高。

一、IgA肾病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的肾小球疾病,16-35岁为高发年龄(80%)。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可以很轻,临床表现单纯的血尿;有的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有的表现较重,有新月体形成,肾功能恶化速度较快。

    总体来讲,有20%的患者10年后会进展至尿毒症。影响肾功能的因素主要是尿蛋白、高血压这两大指标,这两项指标控制的好坏,直接关乎着预后的好与坏。

1.经过治疗容易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也就是尿蛋白定量在0.5g/天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预后较好,基本上不会发生尿毒症;

2.病情部分缓解的患者,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5-1g/天之间,血压在130/80以下,肾衰竭的风险也比较低;

3.病情顽固的患者,经过规范积极的治疗,尿蛋白定量始终在1g/天以上,血压也未达标,那么,这类患者十年后进入肾衰竭的风险比较高。

二、膜性肾病

    进程缓慢自发缓解率高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高峰年龄为40-50岁,小于16岁的患者仅占1%。

    特发性膜性肾病自然病程较长,存在着肾功能恶化及自发缓解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

1.自发缓解,就是未用药病情自然好转,这类患者大约占1/3。

2.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也是和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膜性肾病单用激素无效,均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膜性肾病和IgA肾病不同,对于IgA肾病,将尿蛋白定量降至0.5g/天以内属于理想状态,但膜性肾病的标准是将尿蛋白定量降到1g/天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尿毒症风险非常低。如果也能长期保持在0.5g/天自然再好不过了。能够经过治疗缓解的又占1/3。

3.尿蛋白定量处于1-3.5g之间,病情则进展缓慢,如长期保持在3.5g以上,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而且随着尿蛋白定量的增加,尿毒症风险越高。这类患者也占1/3。

三.微小病变

    微小病变发病高峰在儿童及青少年,10岁以内占70-90%,成年人占10-30%。

    微小病变指的是病理损伤轻微,但临床表现往往较重,典型的“三多一少”:大量尿蛋白、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

    微小病变是最轻的病理类型之一,总体来说预后不错,尿毒症的风险较低。

    在此要对微小病变的患者要特别说明一点:不要怕复发,只要每次复发后积极的治疗使尿蛋白顺利转阴,复发多次,肾功能依然会保持正常。怕的是复发后去寻求旁门左道,使原本预后不错的疾病最终转为不治之症,因为微小病变可转变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此类型为最严重的病理类型。这是两个极端,所以一定不要惧怕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且微小病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越来越好,复发率也会逐渐降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