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肾损伤最终都会发展到终末期吗?那肌酐升高了还能降吗? 慢性肾损伤持续发展控制不佳,终末期风险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发展到这里。临床工作这么多年,发生终末期进入到透析的其实是少数。且研究表现一些尿毒风险并不高,尤其是在早期积极干预后。所以对于肾友的控制仍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 肌酐升高表明肾功能发生实质性损伤了,部分肾细胞硬化不可逆,但不代表不能控制。多数积极控制肌酐水平仍然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有些肌酐水平不超过150,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已经进入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阶段,比如肌酐4、500也可以降到200以内且持续维持稳定。 这些情况都是在积极控制后的正常情况,而进展到终末期的情况反而是少数。 如何控制到理想的状态,而5期风险降到最低?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明白。 要达成这个“成就”,每位肾友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情况,肾功能损伤处于哪个阶段。 肾小球肾炎早期阶段:尿蛋白定量需低于0.3克!肾小球损伤类型,早期多表现为肾脏免疫反应,典型就是尿蛋白和尿潜血。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控制的。但也有一些不能维持稳定。 其中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免疫力较差问题,导致用药后免疫反应仍然活跃,且易发生感染致使再次反复。二是蛋白流失量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反应活血是一方面,肾小球损伤也是一方面。 所以要维持长久稳定,既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同时要加强对阻止肾小球硬化的发展用药。 这个阶段最主要关注的就是尿蛋白的指标,尿蛋白控制稳定,肾小球硬化进行可得到明显缓解。阻止更多肾小球硬化,对整体肾功能的维持就更有利。 除了特殊类型,如膜肾,其他类型包括iga肾炎、局灶、狼疮肾等,积极控制后,尿蛋白定量降到0.3克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肾功能不全阶段:肌酐控制在150以内,尿蛋白0.5克以内!进入到这个阶段,尿蛋白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除此之外就是两点,血液内毒素水平和肾脏内部血液及氧气循环的情况了。此时肾功能实质性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部分出现双肾脏不同程度萎缩。要阻止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延缓肾脏萎缩程度,改善血液流通是关键。 肾脏细胞需要源源不断的血液及营养物质供应才不会萎缩,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重要。 改善血液循环,可以辅助一些活血化瘀的yao,还可以联合外用的,促进毒素代谢,降低肌酐尿酸等指标。 糖肾、高肾、痛风肾、多囊肾等这些,早期尿蛋白不明显,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较快,因此可以采取中+西控制,可以相得益彰,结果也会事半功倍。 肌酐最高不超过150,尿蛋白不超0.5克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一直维持也恶化风险低。 慢性肾衰阶段:肌酐控制在300以内,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稳定,无并发及少尿肾衰的肌酐通常在4、500以上,此时血液内毒素水平已经很高了,长期代谢不掉既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引起多种比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肠胃系统异常,还有心肺等靶器官的损伤。 已经处于这个阶段的肾友要面临的问题很多,用药上会增加很多。但根本上仍然要重视对受损肾功能的改善和延缓,而不能坐以待毙。虽然这个阶段风险比较高,但也有终身也没有进入终末期,所以不能放弃。 这个阶段就是注意肾脏萎缩情况和保持尿液干净,这样就能维持肾脏持续排毒,降低终末期风险。 |
网站声明┃WEBSITE STATED
本站属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刊载的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请致函告之,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站长E-mail:qtpg@foxmail.com 详细请点击了解《网站免责声明》